新闻中心 news
Research news 学术前沿 首页 新闻中心 学术前沿
BBI︱南京大学丁亮/李颜/胡勤刚团队合作揭示一种人口腔鳞癌微环境中的神经相关细胞群及免疫调控功能
学术前沿 2025 2025-08-21 178 返回

神经系统与肿瘤免疫的相互作用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新前沿。然而,现有研究大多仍局限于肿瘤局部微环境,对脾脏这一最大外周免疫器官在“脑-脾”神经-免疫轴中系统性作用的认识尚不充分。DCX作为中枢神经前体细胞的标志物,已被发现存在于人类肿瘤组织中,但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身份与功能仍需进一步解析。研究需要明确这些DCX阳性细胞是否确为神经前体细胞、是否被肿瘤微环境所驯化,以及是否直接参与系统水平的免疫调控过程。

 

2025年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中心实验室丁亮副研究员、头颈肿瘤外科胡勤刚教授团队与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李颜教授团队合作,在神经免疫学经典期刊《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在线发表了题为“DCX⁺ cells cripple systemic spleen immunity and promote tumor progression”的研究论文。本研究在人口腔鳞癌(OSCC)中首次报道了一群表达神经前体标志物DCX的细胞群,结合动物模型初步发现,DCX+细胞可能通过“中枢-外周”神经-免疫轴,远程抑制CD8⁺ T细胞功能,参与系统性的抗肿瘤免疫,为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了可干预的神经相关靶点


1755762327807809.png


本研究整合人OSCC临床样本及4-NQO诱导的小鼠自发OSCC模型,首次揭示人OSCC肿瘤基质中存在一类NeuN⁻CD45⁻CD31⁺TH⁺DAT⁺多巴胺能DCX⁺细胞群体。该细胞群体的富集程度与患者术后复发率上升以及外周循环CD8⁺ T细胞数量减少呈显著正相关。在小鼠模型中,DCX表达主要集中于脑内SVZ/SGZ神经前体区域,而在肿瘤局部未见明显表达;敲除DCX可明显延缓肿瘤发展进程,并重建脾脏内IRF4⁺ cDC2与CD8⁺ T细胞之间的抗肿瘤免疫网络。在机制层面,DCX缺失减弱了脾脏交感神经的支配活性,抑制了IRF4⁺ cDC2所介导的免疫抑制效应,同时阻断了交感神经末梢对CD8⁺ T细胞的直接抑制作用,从而在生理及肿瘤条件下均强化了系统抗肿瘤免疫应答。更有意思的是,人鼠DCX细胞分布存在差异,后续研究将重点深入探索人肿瘤微环境中DCX⁺细胞群体的起源及其精确的免疫调节机制。


1755762372152893.png


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任德善副研究员与口腔医院贺一家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口腔医院胡勤刚团队丁亮副研究员、宋玉仙副研究员和模式所李颜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889159125003113




图文来源:李颜课题组

责任编辑:张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