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中心高级研究员何爱彬教授应邀访问南京大学医学院模式动物研究所,并为模式所师生作了题为“Live imagenomics and single-cell multiomics for probing 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cell fates”的学术报告。
何爱彬教授近5年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Methods, Nature Cell Biology (2篇), Molecular Cell, Circulation Research(3篇), 和PNAS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何爱彬教授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器官发育的细胞谱系起源与表观调控机制。他表示,通过开发新颖的单细胞多维表观组学技术,整合光学成像、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等多学科交叉的手段,以小鼠胚胎心脏为研究对象,首次实现了长时程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全景实时成像与数字细胞谱系,揭示了心脏形态发生的细胞学机制,阐明流体力塑造早期胚胎发育与细胞命运第一次决定的机制,突破了哺乳动物器官发育动态记录的这一障碍。
同时,何爱彬教授也介绍了多种单细胞ChIP-seq技术(itChIP;CoBATCH;)与单细胞表观多组学技术(CoTECH,;CoTarget),为研究细胞命运调控与自主操控提供了重要利器。
文字编辑:周正 付婷婷
图片拍摄:杨立坤 孙婉平
责任编辑:孙莹